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显卡排行 集显性能对比:全球集显排名天梯图,解析主流与旗舰显卡的竞争格局

【显卡速报】2025年8月,AMD刚刚发布了新一代移动端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内置的RDNA 3.5架构Radeon 890M核显性能直追GTX 1650独显,核显战场突然硝烟再起!而英特尔也不甘示弱,预告将在下一代酷睿Ultra 200系列中搭载性能提升显著的Xe2-LPG架构核显,核显早已不是“能亮机就行”的标签,它正悄悄重塑着主流笔记本和迷你主机的性能格局。


核显天梯图:谁才是集成显卡的真正王者?

先说结论:如果你现在想买一台核显够用的轻薄本或迷你主机,盯着AMD的锐龙7040/8045/AI 300系列,或者苹果的M3/M4系列就对了,英特尔核显进步很大,但至少在2025年中这个时间点,AMD在绝对性能上仍然领先半个身位。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把这个非正式的“核显天梯图”分成几个梯队:

显卡排行 集显性能对比:全球集显排名天梯图,解析主流与旗舰显卡的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旗舰性能(可流畅1080P中低画质游戏)

  • AMD Radeon 890M:新晋王者!基于Zen5和RDNA 3.5架构,拥有16个计算单元(CU),性能表现惊人,甚至在部分游戏中摸到了入门独显GTX 1650的尾巴,它是目前核显的性能天花板,常见于AMD锐龙AI 9 HX 370等旗舰处理器中。
  • AMD Radeon 780M:上一代霸主,搭载在锐龙7040/8045系列上(如R9 8945HS, R7 8840HS),12个CU的RDNA 3架构依然能打,是2024年高性能核显本的绝对主力,畅玩《英雄联盟》、《CS2》等网游毫无压力,甚至能在1080P低画质下体验《赛博朋克2077》。
  • Apple M3/M4 (10核GPU):苹果阵营的扛把子,其强大的性能整合和优化能力,让它在处理图形任务和运行特定专业软件时效率极高,虽然跨平台直接对比游戏性能不一定最强,但在Mac生态内体验无敌。

🥈 第二梯队:主流性能(日常办公、影音、轻度网游)

  • Intel Arc Xe-LPG (酷睿Ultra 1代,如Ultra 7 165H):英特尔的一次漂亮翻身,全新的Arc架构让它的性能终于追上了AMD的上一代产品(如760M),拥有8个Xe核心,支持光追和XeSS超分辨率技术,玩《原神》、《无畏契约》等游戏体验良好。
  • AMD Radeon 760M:780M的“小兄弟”,同样基于RDNA 3架构,但计算单元缩减到8个,性能依然优于英特尔之前的Iris Xe核显,是主流价位段AMD轻薄本的首选。

🥉 第三梯队:入门级(满足基本显示需求)

显卡排行 集显性能对比:全球集显排名天梯图,解析主流与旗舰显卡的竞争格局

  • Intel Iris Xe (第11/12/13代酷睿):曾经的主流,现在的入门,性能足够应对4K视频解码、日常办公和多任务处理,运行《英雄联盟》这类轻度网游需要在1080P低画质下进行。
  • AMD Radeon 700M系列(如740M):基本款的代表,性能与Iris Xe互有胜负,能满足最基本的娱乐和显示需求。

解析:核显之争,背后是三大巨头的生态博弈

核显的性能飞跃,背后其实是AMD、Intel、Apple三家在架构、制程和生态上的全面竞争。

  1. AMD:以“游戏性能”为矛 AMD凭借RDNA架构在能效和游戏性能上的优势,成功地将核塑造成了重要卖点。“买处理器送显卡”的策略大获成功,尤其赢得了预算有限但希望获得一定游戏体验的学生党和年轻用户群体。

  2. Intel:用“AI与全面普及”为盾 英特尔则另辟蹊径,将其核显升级与AI引擎(NPU)的战略深度绑定,它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出货量和广泛的软件适配,几乎所有软件都会为Intel的核显做优化,保证了其稳定性和兼容性,新一代的Battlemage架构(Xe2)更是被寄予厚望,有望彻底扭转性能劣势。

  3. Apple:走“垂直整合”的孤高之路 苹果的M系列芯片自成一体,其GPU性能的强大体现在最终的用户体验上:极佳的能效比、流畅的UI动效和强大的视频处理能力,虽然游戏不是其强项,但在内容创作领域,它提供了第一梯队的核显体验。


给消费者的选购建议

  • 只想办公、看剧、上网课任何一款现代的核显(包括Intel Iris Xe)都完全足够,无需为额外的显卡性能付费。
  • 希望玩《LOL》、《CS2》、《原神》等网游:建议选择搭载AMD 780MIntel Ultra 7级别核显的笔记本,可以获得高画质高帧率的畅快体验。
  • 想尝试3A大作或内容创作AMD 890M是目前的最优解,能在1080P分辨率下提供可玩的体验,但如果追求更高画质,还是建议至少配备RTX 4050或RX 7600MXT以上的独立显卡。
  • 如果你是Mac用户:对于日常使用,M1的GPU都已性能过剩,如果涉及视频剪辑、3D渲染,M3 ProM4的12核/16核GPU版本能带来质的飞跃。

核显的世界已经变得空前精彩,它不再只是CPU的附属品,而是决定整机体验的关键一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一颗强大的核显足以告别笨重的独显笔记本,在便携性和性能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