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最新消息】
近期显卡市场迎来新一轮架构升级,随着AI计算与游戏光追需求爆发,能效比已成为玩家和创作者选购显卡的核心指标,据行业数据显示,新一代显卡在制程工艺和功耗管理上大幅优化,但回顾2018年那个“矿卡与高性能博弈”的时期,能效对比依然极具参考价值——毕竟,电费与散热成本才是长期使用的隐藏开销。
说到2018年的显卡,老玩家们可能立马想起“挖矿热潮”和“显卡涨价”的噩梦,但抛开市场乱象,那一年其实是GPU架构激烈交锋的时代:NVIDIA的图灵(Turing)横空出世,AMD的Vega架构坚守战场,而老将Pascal仍在发挥余热,今天我们就抛开跑分,从能效比(每瓦性能)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经典显卡的真实力。
2018年,NVIDIA凭借12nm图灵架构实现了能效飞跃,尤其是RTX 20系列。
AMD的Vega 56和Vega 64凭借HBM2显存和激进调度,性能对标GTX 1070/1080,但功耗成了硬伤:
2016年的Pascal架构(GTX 10系列)在2018年仍大量流通,能效表现可圈可点:
当年英特尔UHD核显(如i7-8700K内置UHD 630)虽性能有限,但能效比惊人——几乎零额外功耗,应对日常办公和视频解码绰绰有余,而专业卡如Quadro P2000(75W TDP)则凭借驱动优化在专业软件中能效远超游戏卡。
显卡型号 | TDP功耗 | 能效评级 | 适用场景 |
---|---|---|---|
GTX 1050 Ti | 75W | 1080p办公、轻度游戏 | |
GTX 1660 Ti | 120W | 1080p高画质游戏 | |
RTX 2070 | 175W | 2K光追游戏 | |
GTX 1080 Ti | 250W | 4K游戏(老平台) | |
Vega 64 | 295W | 高性能计算、折腾党 |
回看2018,能效之战早已预示了今日GPU的发展方向:制程升级、架构优化、AI调度缺一不可,如果你还在用当年的显卡,不妨清灰换硅脂,或许它仍是你战斗中的可靠伙伴——毕竟,电费能省一点是一点!
(注:以上数据基于2018年首发评测及2025年逆向能效验证,实际使用因个体差异可能略有浮动。)
本文由 令狐夏旋 于2025-08-21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令狐夏旋)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ds.7tqx.com/wenda/68089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