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正在开发一个电商平台,后台系统需要将商品信息传递给前端页面,同时还要和物流公司的系统对接,这些系统可能用不同编程语言编写,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如何让它们"听懂"彼此?这时候,XML就像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官,用清晰的结构化标记让数据在不同系统间流畅传递。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的标记语言,它不像HTML那样预定义标签,而是允许用户自定义标签,这使得它成为数据交换的理想选择。
<商品> <编号>G10086</编号> <名称>智能手表</名称> <价格 currency="CNY">1299.00</价格> <库存>45</库存> </商品>
<标签>
必须有对应的</标签>
<Name>
和<name>
是不同的标签 <商品 类别="电子产品">
<
代表<
,&
代表&
A系统生成订单数据,通过XML格式传递给B系统:
<订单> <订单号>DD20250815001</订单号> <客户> <姓名>张伟</姓名> <电话>138****1234</电话> </客户> <商品列表> <商品 编号="G10086" 数量="1"/> <商品 编号="G20045" 数量="2"/> </商品列表> <总价>2898.00</总价> </订单>
许多软件使用XML存储配置:
<应用配置> <数据库> <连接字符串>Server=localhost;Database=ShopDB</连接字符串> <超时时间>30</超时时间> </数据库> <日志设置> <路径>/logs/</路径> <级别>Information</级别> </日志设置> </应用配置>
特性 | XML | JSON |
---|---|---|
数据体积 | 相对较大(标签重复) | 更紧凑 |
解析难度 | 相对复杂(需要XML解析器) | 更简单(直接转为对象) |
数据类型支持 | 需要通过DTD/XSD定义 | 原生支持基本数据类型 |
注释支持 | 支持详细注释 | 不支持注释 |
适用场景 | 复杂数据结构、需要严格验证的场景 | Web API、移动应用数据交换 |
import xml.etree.ElementTree as ET # 解析XML字符串 xml_data = """ <员工列表> <员工 工号="E1001"> <姓名>李娜</姓名> <部门>研发部</部门> </员工> </员工列表> """ root = ET.fromstring(xml_data) for employee in root.findall('员工'): print(f"姓名:{employee.find('姓名').text}, 部门:{employee.find('部门').text}")
虽然JSON在Web API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XML仍在以下领域保持优势:
截至2025年8月,XML仍然是许多传统系统和特定行业(如出版、航空)的首选数据格式,理解XML不仅能帮助你维护遗留系统,也是理解现代数据交换技术发展脉络的重要一环。
XML就像数据世界的"乐高积木",通过自定义标签搭建出清晰的数据结构,虽然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但XML在数据存储和传输领域的基础地位依然稳固,掌握XML,就等于获得了一把打开传统系统与现代Web之间大门的钥匙。
本文由 褒如柏 于2025-08-19发表在【云服务器提供商】,文中图片由(褒如柏)上传,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作者观点、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若有图片侵权,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
本文链接:https://vds.7tqx.com/wenda/665860.html
发表评论